小小年纪已是殡葬“老管家”:出于好奇走进殡葬行业

  • 公墓新闻
  • 2019-05-20
  • 人已阅读
简介他们从事的是直接与死亡打交道的职业,很多人对他们存在偏见,恐惧、排斥和不理解。冯永生就说,当别人问及职业时,成都市有哪些公墓地址,成都金沙公墓价格,成都公墓简介,青城山味江陵园价格,他一般会说从事服务业,如果对方不深入询问,他不会主动介绍自己的职业。“其实从事殡葬行业的人内心都很强大,干这一行,很多人不理解,但其实,我们也是普通人,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关注和理解。”

他们从事的是直接与死亡打交道的职业,很多人对他们存在偏见,恐惧、排斥和不理解。冯永生就说,当别人问及职业时,他一般会说从事服务业,如果对方不深入询问,他不会主动介绍自己的职业。“其实从事殡葬行业的人内心都很强大,干这一行,很多人不理解,但其实,我们也是普通人,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关注和理解。”


说起管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你可知道殡葬行业也有管家?殡葬管家是福寿园安乐堂独创的工种,因为重庆的治丧习俗是“三天”,也就是从逝者离世到火化要停灵约72小时进行守灵治丧。这个过程,家属在极大的打击和疲惫的接待之下,很难应对周全,于是殡葬管家就72小时全程陪伴、帮助他们。他们将协助逝者家属办理丧葬的各类手续、追悼会与火化前的沟通工作。昨天,记者走进了菜园坝安乐堂,采访了90后殡葬管家易元霞。

小小年纪已是“老管家”

身材高挑,长相姣好,一身职业装,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记者见到易元霞时,她正在为守灵厅主持安葬仪式。

易元霞生于1995年。4年前从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毕业,由于有着扎实的殡仪基础和温柔爱笑的亲和气质,安乐堂决定让她成为一名“管家”。如今她已是安乐堂有着3年经验的“老管家”了。

易元霞称,当时报考殡葬专业,父母特别反对,母亲更是气得好几天没吃饭。父母不能理解,一个女孩好好的其他工作不选,非要天天跟死人打交道不可,特别晦气。

工作细致仍被客户批评

小易说,最初她认为管家没什么难的,就是全程参与协助丧亲家属,但没想到,没过多久她就哭了鼻子。

2014年9月,小易第一次独立服务。客户苏先生到达殡仪馆时就告诉她,他母亲有一顶非常喜欢的帽子,一定要随同火化,但他并没将帽子交给小易,而是自己随身携带。最后,帽子被一个不知情的客人当作遗物送回了家,没能随同火化。苏先生十分生气,认为小易没有尽到提醒他的责任,他大声质问小易:你知道什么叫管家吗?你称职么?小易觉得十分委屈,泪水止不住地流,因为她觉得工作已做得很细致了。不过委屈归委屈,事后她又重新拾起书本,并向身边的前辈学习,强化业务能力。

被肯定和赞许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易走进更多家庭,她才慢慢领悟到当时苏先生说那句话的含义,她才意识到,客户所需要的,不仅是管家功能性的存在,还有情感性的需要。

去年3月,小易在服务中无意得知逝者李阿姨生前喜欢吃饺子,就特意到餐厅请求给李阿姨制作一份。供饭仪式中,家属被这份最普通的饺子感动得流泪。今年2月,小易得知当天正好是逝者生日,便准备了生日蛋糕,让家属在灵堂里陪逝者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慢慢地,小易受到的肯定和赞许越来越多,许多家属在离开时,都向她鞠躬致谢。

小易骄傲地告诉记者,她现在已是老师了,担任着菜园坝安乐堂和新桥安乐堂新管家的培训工作,可以将自己的服务思路和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同事,她十分骄傲和自豪。

 

“我们比很多人更珍惜生命更热爱生活”

殡葬人服务逝者,但更多的是服务生者。由于伤逝带来的悲怨情绪占据家属内心,殡仪馆难免遇到麻烦事,而担任殡仪服务员5年以来,29岁的冯永生凭着爱心和隐忍,总是将一个个矛盾化小、化无。他用尊重、敬畏的态度告慰逝者,用真诚、专业的服务慰藉生者。他为何选择这一职业?他对这份工作有怎样的看法?昨天,记者走近殡葬人冯永生,听他讲讲自己的故事。

出于好奇走进殡葬行业

身高1.78米的河南小伙子冯永生,是石桥铺殡仪馆一名普通殡仪服务员,2008年7月毕业于河南经贸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2012年,他来重庆游玩,偶然看见殡仪馆招聘,出于好奇进入了殡葬行业。“当时只觉得好奇,再加上查阅网上资料,发现这一行有些神秘。”冯永生笑着说,其实殡葬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是一份工作而已,没有什么差别。“好听一些的行业,例如医院,也有太平间的工作人员,我们只是行业名字‘不好听’,但我们也提供专业的服务。”冯永生说。

进入殡仪馆后,他一直做殡仪服务员,作为接待丧亲家属的第一线员工,他用温和的态度去慰藉每一位家属。殡仪服务员做些什么呢?冯永生告诉记者,分为前台接待和守灵服务接待。前台接待包括接待家属办理火化手续,引导家属治丧过程,接听咨询电话等;而守灵服务包括安排家属守灵治丧过程,分进厅仪式、告别仪式、出殡仪式,全程为家属服务。

尽管工作琐碎,但在80后冯永生的人生字典里,却没有“麻烦”这俩字。他工作时间为7点半~次日7点半,24小时轮班制,上一天休两天。上班时一个人要负责一层楼,每层楼有8个厅,一旦哪个厅家属有要求,他就要跑过去解决。而且,每小时还要去每个厅巡查。一天下来,光是手机微信步数就高达2万步左右。

工作中有委屈更有感动

冯永生说,从业中他也有过委屈与辛酸,如遇到任性的丧亲家属刁难,但大多数家属还是通情达理,不少人甚至让人感动。去年5月,他接待了一位北京来的丧亲家属,亲人逝去后的悲恸,让这名家属不知道如何办理治丧事宜和接待亲朋,悲痛、焦虑、不知所措,这名家属濒临崩溃。冯永生了解情况后,立即详细地给家属解释了治丧事宜的办理流程及如何接待前来悼念的亲朋,妥善解决后又帮他们写了两页纸的讣告。

当时有同事劝他,网上就有现成的讣告范本,哪用得着绞尽脑汁给对方写啊。但他说,那样的范本没有感情色彩,家属用了也无法让前来悼念的人感受到逝者生前独特的人生。就这样,他用温和、真诚、专业赢得了家属的认可和尊重,如今双方还在微信联系。

正因为稳重、成熟、温和、真诚待人,他去年被评选为十大殡葬人之一。

工作严肃业余生活阳光

在外人看来,殡仪服务员天天面对死亡,心情一定很沉重,甚至容易有心理阴影。“其实不然,我们工作的时候严肃,应收敛笑容,业余生活却是非常阳光的。”冯永生乐呵呵地表示,“工作反而让大家很看得开,心态也非常好,不会计较太多。我们比许多人更懂得珍惜生命、更热爱生活。”

冯永生表示,由于工作性质是7点半~次日7点半,24小时随时待命的状态,所以休息时间,他会选择去健身、摄影、看电影、看书、听音乐等。(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刘真)

师父教胡雪实际操作 通讯员 易敦科 摄

24岁女入殓师胡雪

“我们和其他人一样,都在努力工作”

当岁月败给容颜,当生命输给时间,陪伴生命驶向最后一站的那个人是入殓师。阴阳相隔背后,入殓师用自己的爱和双手触碰那零下8℃的躯体,让逝者安详而有尊严地到达另一个世界。

在大渡口区殡仪服务中心宝山堂,就有这样一群入殓师,他们大多是90后,脸上还挂着些许稚嫩的他们穿上白大褂,埋头工作常常就是一整夜;脱下白大褂,他们依旧是活力十足的阳光少年。见惯了生离死别的他们,只希望——伤心离别后依旧是灿烂明天。

清明小长假,记者来到宝山堂全程跟拍,用镜头带你了解这群神秘而伟大的入殓师,为大爱点一次赞。

其中,24岁的胡雪,老家大足,两年前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毕业后,来到宝山堂上班。她坦承,有一段时间,也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就连当初填报这个志愿时,家人也一时难以接受,但最终还是尊重了自己的决定。

“心态需要自己去调节,毕竟每个行业都需要有人去做。”在胡雪看来,入殓师不仅仅是个职业,也是一种大爱,“我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在努力工作,靠着双手挣钱。”

据胡雪介绍,由于行业特殊,他们经常都是通宵达旦或凌晨三四点就起床。一起工作的,大都是自己的师兄妹,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尽管见惯了生死,可有时看到死者家属悲痛欲绝,难免也会心酸,只是,不像当初入行时,经常偷偷抹眼泪。

■后记

他们也是普通人最希望被理解

采访中记者发现,殡葬服务从业者都有自己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局外人无法体会甚至无法想象。送逝者走完最后一程,对于他们来说有时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念。他们所能做的是让生者少面对一些死亡的残酷,多感受一些亲人的安慰。

但殡葬服务从业者也有自己的苦恼,他们提得最多的词是“理解”。他们从事的是直接与死亡打交道的职业,很多人对他们存在偏见,恐惧、排斥和不理解。冯永生就说,当别人问及职业时,他一般会说从事服务业,如果对方不深入询问,他不会主动介绍自己的职业。“其实从事殡葬行业的人内心都很强大,干这一行,很多人不理解,但其实,我们也是普通人,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关注和理解。”(首席记者 郑友 通讯员 易敦科)